專家:上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只為建設“后花園”
上海“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近日,“上海鄉村振興與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專家座談會在市社聯舉行?! ?/p>
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權衡表示,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是上海“十四五”期間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也是上海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我國鄉村發展先后經歷了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再到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演變。上海的鄉村振興要緊密結合建設“五大新城”、發展“五型經濟”、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等重大戰略,鼓勵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從自身專業和學科優勢出發,為上海的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秘書處處長方志權介紹了上海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的工作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顧海英教授認為,應將鄉村振興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加以思考。從目前來看,中國邁向現代化新征程的短腿、短板、弱項仍然是“三農”問題。同時也應該看到,進入新發展階段,盡管“三農”問題的本質沒有變,但是其表現形式和強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從原有的汲取型轉變為支持型。由此,相關思路要有所轉變。“比如,面對農民老齡化問題,解決的思路不是讓年輕人再回去種田,而是應著力培養職業農民,把農業作為一個產業來做。”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章元教授指出,上海鄉村振興既要順應一般規律,也要把握好自身的特殊性,要有規劃,并打好組合拳。上海要重點發展都市農業、高附加值農業和觀光農業,打造品牌農業。同時,利用好五個新城建設的契機,發揮好經濟集聚功能,提升城鄉發展融合度。此外,上海鄉村振興要有國際視野,不只是建設“后花園”,而且要服務全國,甚至還要服務全世界。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曹東勃認為,超大城市的郊區農村,既有“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優勢,也面臨“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困境。上海不同于浙江,那種主要依靠鄉村自身和社會力量的介入來實現鄉村振興的模式,上海難以模仿。但換一個角度看,城市對鄉村也具有很強的帶動和反哺能力,上海農村基層的干部隊伍素質、勞動力素質、農業生產經營條件、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社會治理水平都是一流的。因此,上海的鄉村振興應當發揮好保護好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上海財經大學三農研究院副院長張錦華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流輝等也在會上作了發言。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長沙規劃建設國家級園藝博覽園
立足于促進長株潭生態綠心保值增值,充分利用綠心生態資源,開展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規劃論證工作,完成綠心中央公園起步區規劃研究,啟動起步工程(綠道)建設;創建國家級園藝博覽園、花卉博覽園等主題生態公園【詳細】
北京石景山八角新樂園試運行 以冬奧為主題
石景山區八角新樂園日前開啟試運行。這里曾是老山早市的所在地,經過疏解整治,如今華麗變身成為一座開放式健身公園,吸引了許多周邊居民來此休閑鍛煉【詳細】
吳?。河镁坝^營造“煥”醒文化遺產
城市化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沖突應通過一種新的形式和發展途徑加以【詳細】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署2021年城市體檢工作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立城市體檢評估機制、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從2018年開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即開展城市體檢工作,2019年選擇11個城市開展體檢試點,2020年選擇36個樣本城市全面推進城市體檢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