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學家彭一剛逝世
記者23日從天津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彭一剛因病醫治無效,于10月23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0歲。
彭一剛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3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土木建筑系建筑學專業,后留校任教。1983年晉升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1987年11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一剛一生致力于建筑美學及建筑創作理論研究與實踐,在古典美學構圖原理、現代建筑空間組合規律以及當代西方建筑審美變異等領域,都作了非常系統的研究工作。他是杰出的建筑理論家,曾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多部著作榮獲國家級圖書大獎,其中《建筑空間組合論》《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等著作在國內外建筑界產生廣泛影響;他還是杰出的建筑設計師,主持設計山東省威海市劉公島甲午海戰紀念館、天津大學建筑館、王學仲藝術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園熊貓館、山東省平度市公園等建筑作品,為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規劃設計作出了重要貢獻,多項作品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2000年榮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2002年獲得梁思成建筑獎。彭一剛為中國建筑學科的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曾受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人事部博士后專家組成員。
彭一剛是中國杰出的建筑教育家,長期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先后培養博士、碩士60余名,為中國建筑領域輸送大批優秀人才,2006年獲中國建筑教育獎。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武漢力爭“十四五”建成千園之城
近日,武漢市人民政府印發《武漢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3年)》,明確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新時代英雄城市,扎實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以高質量園林綠化建設補齊功能短板【詳細】
“十四五”時期將創建示范美麗宜居村莊1500個
近日,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創建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時期爭取在全國創建示范美麗宜居村莊1500個左右【詳細】
我國獲得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承辦權
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于2025年在我國舉辦。這將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首次在我國舉辦,也是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辦。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致函我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詳細】
北京永定河山峽段將現湖溪相連水清岸美百里畫廊
永定河北京段干流的治理修復今年年初全線開工,其中的山峽段將于年底完工亮相,未來將呈現出湖溪相連、碧波蕩漾的百里畫廊,游人可沿水綠相依的濱水芳徑依水而行,聽風賞景【詳細】